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精管理,提质量,筛病种,促发展——门诊召开“专病一体化”运行专题沟通会

时间:2025-09-01   作者:赵瑾   责编:赵文颉     来源:     阅读:

我院于2012年起便开始了专病门诊工作的探索和发展,作为西北地区首家成立专病门诊的医院,现拥有专病门诊211个,涉及临床医技科室40个。在国家卫健委相关医保支付政策、医疗机构门诊名称规范管理等政策背景下,为进一步明晰专病门诊发展方向、精细专病门诊考核管理,同时明确专病门诊病种筛选的入口功能,确定专病门诊促进学科及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地位,门诊部组织召开“专病一体化”运行专题沟通会。刘明副院长、郭卉副院长、李文博总会计师以及43个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或学科小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首先,门诊部王丽娟主任就我院专病门诊目前发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参会人员做了汇报。王主任的汇报从分级诊疗的大背景,到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到住院DRG/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再到下一步即将开展的门诊按人头包干结合门诊病例分组(APG)支付方式改革,将国家相关政策进行全面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了我院门诊架构改革重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选择优势病种,是提升医院CMI、RW值和四级手术占比、降低时间消耗指数的重要路径。而搭建门诊病种筛选平台,用入口决定收治层级,是临床科室筛选优势病种的关键路径。

刘明副院长在讲话中表示,近期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出台多项新规,叫停公立医院院区扩张,而门诊作为医院的重要单元,压缩门诊规模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优质患者的筛选是医院长期稳步以及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专病门诊作为筛选优质病种的重要入口,各临床科室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用数据驱动精细化管理,结合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向,从量和质两个层面进行考量,整体梳理科室已开设专病门诊。

会议中,门诊部邀请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杨拴盈主任、骨科中心运动医学病区时志斌主任、消化内科刘欣教授分享专病门诊运营管理的经验和方法。健康管理部徐盈老师介绍了如何向临床科室提供病源、筛选病种的协作方式。

郭卉副院长指出,信息化支持是提升医院在“四位一体”建设中的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当然,怎么做、如何实现,是需要医院各级临床医技以及党政管理科室共同协作完成的。建议调研国内头部医院专病门诊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法和路径,结合我院实际运行模式,提出我院的专病门诊信息化建设方案及需求。在结束讲话时,郭院长从信息化建设方面向各临床医技科室做出承诺,一定做好专病门诊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工作。

期间,医务部常务副主任王虎清教授向临床科室提出了专病门诊运行的几点建议:1、建议根据学科建设主导方向设置专病门诊,不要盲目、泛滥开设;2、从学科发展角度考量,对在疾病诊疗有深厚基础的医疗组或者个人,应考虑开展专病门诊;3、专病门诊的管理应具备连贯性,尽量安排固定时间连续开展,便于粘附病源;4、专病门诊的良性运行需要绩效做支撑,不管从院方还是科室均应考虑有倾斜政策。

最后,李文博总会计师向大家简要介绍了四川华西医院学习情况,也指出医院在精细化管理方面与华西医院存在的差异。但同时指出,我院在专病门诊的前期布局是具有前瞻性的,希望能够从专病着手实现弯道超车。专病门诊是筛选优质病种的入口,是医院运营大旗下的关键一步,医院将会从绩效政策等多方面给予全力的支持。

会议结束后,门诊部将与相关部门深度沟通,做出“专病一体化”运行的详细方案,筹划搭建“专病一体化”运行管理平台,并选择10个较为成熟的专病门诊开展“专病一体化”试运行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