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学术繁荣系列讲座】老年普通外科开展院庆学科建设系列讲座

时间:2025-09-26   作者:老年普外科   责编:胡佳     来源:     阅读:

为进一步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9月24日,老年普通外科特邀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A类、博士生导师,物理学院的范雨航教授,开展题为“组织再生的跨尺度驱动模式”的专题学术讲座。科室王志东主任、任松副主任、黎跃华副主任,张丽护士长参加会议。讲座还特别邀请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霍福权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吴宥伸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张慧助理教授等出席学术会议,科室临床医生及研究生参与。

科室主任王志东教授首先代表科室对范雨航教授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范教授长期致力于结合物理建模、生物化学与基因组学方法,解析组织构建与信号传导原理,并探索其在发育、再生及癌症中的作用,取得突出成绩。范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ell、Nature Methods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并获得Chicago Fellow等荣誉。2025年,范教授成功入选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A类。此外,范教授先前在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阶段研究,具备优秀的科学素养与国际化的学术视野。王志东主任强调,运用物理学方法研究癌症等生物学过程是医工交叉的重要方向。希望大家珍惜此次交流机会,与范教授深入探讨、激发灵感,了解前沿动态,共同为临床科研与学科发展注入新动能,为研究找到新突破。

范雨航教授利用组织再生的模式生物体系-涡虫,结合物理和生物的方法,解析了影响涡虫再生过程的核心因素。他从模式生物体系的建立、物理学方法建模、生物体内验证三个方面解析了涡虫再生过程中ERK信号传导模式对组织再生的重大意义。他指出,该研究为理解生物再生带来重要启示:涡虫损伤后,ERK等再生信号的快速响应,是决定再生的核心因素;再生的远端效应,即近端损伤会显著影响远端组织的再生信号,体现了生物体再生的整体协同效应,有利于生物体的生存。随后,范教授重点介绍了团队在提升空间转录组测序分辨率方面的突破——通过组织扩展与消化技术的优化,在嗅球组织中实现了单细胞水平解析,有效解决了当前该技术领域的分辨率瓶颈。最后,范教授表示与西安交大二附院临床与科研团队开展合作的意愿,希望将基础研究成果推向临床应用。

在互动交流环节,霍福权教授对范教授报告中的物理学研究方法和空间转录组技术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技术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并就ERK信号传递的具体模式与范教授进行探讨。王志东主任结合肝组织代偿性增生的临床现象,提出能否借助范教授的方法体系解析其机制,以推动临床转化。黎跃华副主任就疤痕增生中的ERK信号通路与范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姬媛媛教授则围绕科研工作中如何寻找创新切入点的问题与范教授展开讨论。范教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予以细致解答,现场学术气氛热烈。王志东主任在总结中表示,期望以本次讲座为起点,与范雨航教授建立长期合作,共同探索临床难题的科研解决方案,提升科室整体科研实力。

本次学术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跨学科交流,拓宽了参会人员的学术视野,也为科室后续的科研布局与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老年普通外科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在组织损伤与再生、消化道肿瘤等方向的研究,深化与范雨航教授等优秀团队的合作,积极促进学科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