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心血管团队在全国心血管领域顶级学术盛会展现介入治疗前沿技术

时间:2025-09-28   作者:魏佳   责编:胡佳     来源:     阅读:

9月18日至21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七次心血管年会(CSC 2025)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 2025)和2025长安心血管病学大会(CIC 2025)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作为全国心血管领域的顶级权威性学术盛会,本次大会吸引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欧美10余个国家的一万余名专家学者参会。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多位专家受邀参与,通过手术转播、专题讲座、场次主持与讨论等多种形式,向国内外同行展示了我院在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的领先技术。

手术转播,多专家共话电生理前沿。9月19日,心血管内科在大会手术转播环节亮点频出。副主任王洪涛团队成功完成一例复杂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为49岁男性,阵发性房颤术后复发,并伴有心室停搏,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王洪涛教授仔细复盘上次手术过程,采用脉冲电场消融,结合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精准定位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位点及后壁BOX术后残存点位,予以放电消融,随后改良上腔静脉及冠状窦口不良基质电位,建模及消融全过程实现未穿铅衣未踩射线的“绿色电生理”,术程仅用时1小时余,术中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此次手术转播由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蒋晨阳教授现场点评,他指出:“该团队的术式设计兼顾安全性与有效性,尤其是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和绿色电生理操作体现了高水平的理念及技术积累。”西安交大二附院心血管内科是国内首批开展房颤脉冲消融的单位之一,完成数量及成功率居西北地区前列。

王洪涛教授团队大会手术转播

同时,副主任蒋伟、薛嘉虹也作为电生理手术转播讨论嘉宾参与其中。他们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与现场专家展开了深入探讨,为手术方案的优化和技术的改进提供了宝贵建议,进一步推动了电生理领域手术技术的交流与进步。

专题讲座分享多元治疗策略。在9月20日的专题论坛中,副主任王洪涛以《左心耳封堵操作技巧及不同类型心耳封堵策略》为题,系统阐述了左心耳封堵术的规范化操作流程及临床难点应对方案。他结合团队完成的西北首例“镜面人”房颤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术案例,详细解析了特殊解剖结构(如反鸡翅型、早分叶型左心耳)的封堵策略。“左心耳封堵的核心在于‘精准评估+个体化方案’。”王洪涛教授强调,“术前需通过食道超声(TEE)和CT三维重建明确心耳形态,术中采用‘ICE指导穿刺+鞘管同轴性调整’技术可显著降低残余分流风险。

王洪涛教授专题讲座

多场次参与,展现全面学科实力。心血管内科主任邓捷在大会中积极参与多个重要场次。在瓣膜性心脏病场次中,邓捷教授担任主持与讨论嘉宾,凭借对瓣膜性心脏病领域的深入研究和丰富临床经验,引导专家们就瓣膜性心脏病的诊断、治疗及最新研究进展展开了热烈讨论,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同时,在肾动脉去神经化术(RDN)专场的病例专题会讨论中,邓捷教授也积极参与,与同行们共同探讨RDN的临床应用和病例管理经验,促进了RDN技术在心血管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副主任张岩在起搏论坛中担任讨论嘉宾,针对起搏治疗的适应证选择、起搏器植入技术及术后管理等问题,与参会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了科室在起搏治疗方面的经验和成果,为提高起搏治疗的质量和效果提供了有益参考。

王新宏教授则作为心血管急危重症论坛的主持嘉宾,以其出色的组织能力和专业素养,把控论坛节奏,引导专家们围绕心血管急危重症的救治策略、最新治疗技术和临床案例分析等主题展开讨论,为提升心血管急危重症的救治水平贡献了力量。

学科优势,西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领跑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是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科室在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与器械植入、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心力衰竭的综合管理等方向均形成了显著特色。特别是在房颤的综合治疗方面,积极探索新技术新疗法,改良消融术式并创新理念,建立了集药物治疗、导管消融、左心耳封堵于一体的个体化诊疗体系,年完成相关介入手术量居于区域前列,诊疗效果获得患者与同行的广泛认可。

随着CSC 2025的圆满落幕,西安交大二附院心血管内科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为双轮驱动,助力西北地区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力迈向更高水平。正如心血管内科团队所秉持的理念:“每一台手术都是对生命的承诺,每一次创新都是向医学高峰的攀登。我们将持续以开放姿态与全国同道共筑心血管健康长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