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2025年9月27日,由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承办的“2025年临床检验与医工融合学术会议”在西安成功举办。大会以“精准诊断·智领未来”为主题,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众多临床检验与医工融合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临床检验与工程技术的跨界融合路径,为“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的精准诊疗提供新思路、新工具、新标准。
上午8时,会议在热烈的氛围中开幕。我院检验科何谦主任介绍了参会的领导与专家,随后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耿燕、我院副院长王嘉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杨曦明、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王传新先后致辞,他们对临床检验与医工融合的重要性予以高度肯定,期望通过此次会议促进交流与合作,搭建多学科协同平台,推动领域发展。
专题报告环节,多位专家围绕肿瘤精准早诊标志物、检验质量与实验室建设、技术助力研究转化与学科发展、微生物诊断技术等核心议题及研究进展展开积极的交流探讨。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王传新教授指出DNA甲基化检测在肿瘤早筛、诊断与精准用药方面展现出巨大临床应用前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杨曦明教授强调要借鉴儒家追求“至善”与“知行合一”的思想,将其融入现代管理体系中,并不断提升个人道德修养,以实现更高水平的管理目标。江苏省人民医院潘世扬教授提到利用好大数据分析技术和AI算法,才能更高效推动分子标志物等复杂医学问题的研究转化。西安区域医学检验中心郝晓柯教授指出,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变革临床微生物检测,极大提升了病原体诊断的效率与准确性,实现更精准的病原鉴定与药敏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李锋教授强调,ISO15189是构建智慧实验室的质量基石,AI与区块链等技术正推动检验流程实现智能化革新。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许建成教授提到,新技术的开发致力于提升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性能,如等离子体荧光芯片微阵列技术以其超高灵敏度和高通量特点,显著提高了临床检测的效率与精准度。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李一荣教授系统介绍了临床微生物诊断技术的新进展,重点阐述了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病原体精准鉴定中的关键应用。
闭幕式上,何谦教授进行会议总结,回顾了会议的主要内容与成果,对各位专家的分享以及参会代表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
她表示,本次会议共同探讨了检验医学与工程技术交叉融合的创新路径,分享了肿瘤诊断、智慧检验等多方面的最新科研与临床成果。本次大会也正值我院建院八十八周年,这场学术盛会的成功举办,也为我院院庆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将以88年积淀的深厚底蕴与责任担当,全力做好服务保障,确保大赛圆满成功。
此次会议为临床检验与医工融合领域的专业人士搭建了优质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与融合,对于推动临床检验技术创新、加强医工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推动检验医学迈向“精准化”、“智能化”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