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2025年9月25-27日,以“继往开来,学术为本”为主题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在广东省广州市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承办,广东省医师协会康复科医师分会协办。博采百家之思,洞见康复之路;互融千川之识,共促学科长青。本次大会学术内容充实、形式多样,设1个主会场、15个分会场、3个培训班、1场病例擂台赛、1场青年英文演讲比赛、14个大会报告、97个专题发言、327个论文发言、432个壁报交流,全面呈现了康复医学各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实践成果。议题涵盖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心肺康复、重症康复、言语康复、盆底康复、康复评定、康复治疗、老年康复、康复护理、康复教育、基础研究、科研提升、学科建设等方向,推动了一年来国内外康复前沿成果的传播与转化。
大会开幕式
我院康复医学科团队在科主任乔鸿飞教授的带领下,医护技十余人积极参与此次盛会,通过多项高质量的专题发言、论文交流、论坛主持和壁报交流,充分展示了科室在康复医学前沿领域的科研实力与临床探索成果,获得了与会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康复医学科参会团队
本次会议中,科室成员的研究覆盖了神经康复、肌骨康复、康复评定技术、康复治疗新模式以及基础研究等多个热点方向,凸显了科室科研工作的广度与深度。乔鸿飞主任受邀进行《多种仪器评估在吞咽障碍中的应用选择》专题发言,并主持了病例讨论环节,对典型病例进行了精彩点评,展现了康复医学科在吞咽障碍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与临床实践水平。作为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康复医学科深耕吞咽障碍康复临床技术、科研和教学以及规范化制定,积极引领全国吞咽障碍康复的专业学术发展。
乔鸿飞主任做专题发言
乔鸿飞主任主持点评病例汇报
李立博博士在青年英文演讲比赛中汇报了题为《Accelerated iTBS Ameliorates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arkinson's Disease via Septo-Hippocampal Pathway》的研究,揭示了经颅磁刺激改善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潜在神经通路,体现了康复医学科在帕金森病研究方面较高的专业水平,并获得大赛第三名的佳绩。
李立博博士 英文演讲比赛
李立博博士获奖第三名
在脑功能研究与神经调控技术应用方面,科室报告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乔鸿飞主任在论文发言中汇报了《基于fNIRS的口腔内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吞咽障碍的精准评估与治疗。袁海峰教授的口头发言《fNIRS联合ERP检测在PSD疗效评估中的应用》,则展示了多模态神经生理技术在康复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惠艳聘副主任就《iTBS联合FVC改善脑干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一项基于fNIRs的临床研究》进行口头发言,探讨了脑神经调控技术与康复治疗结合对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其机制,创新了吞咽障碍康复新方法。此外,王斌治疗师报告了《利用fNIRS技术观察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大脑运动功能区变化的研究》,为运动损伤的中枢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乔鸿飞主任作口头发言
袁海峰副主任作口头发言
惠艳聘副主任作口头发言
在神经疾病康复领域,科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同样亮点纷呈。王玲博士汇报了《长期cTBS 通过调控小脑-丘脑-纹状体环路缓解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异动行为》,关注cTBS对异动行为的环路调控作用。王忆璇博士汇报了《前扣带皮质AMPA受体GluR1亚基在rTMS改善帕金森病大鼠记忆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聚焦于rTMS改善记忆障碍的分子机制。
王玲博士作口头发言
王忆璇博士作口头发言
在康复治疗模式与患者体验方面,晏光林治疗师分享了《小组团体作业活动对于住院患者康复满意度和体验感的效果观察》,体现了科室对患者心理社会康复的重视。张司铎治疗师报告了《标准化康复路径结合核心肌群强化训练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应用研究》,展示了科室在老年骨科康复标准化、精细化方面的实践成果。樊城汇报了《基于任务态功能磁共振研究医学生正念冥想的负性情绪调节机制》,则将康复理念延伸至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促进领域。
晏光林治疗师作口头发言
张司铎治疗师作口头发言
王斌治疗师作口头发言
樊城治疗师作口头发言
此次会议,康复医学科团队凭借其扎实的科研工作、前沿的临床探索和活跃的学术交流,有力提升了学科在国内康复医学界的影响力。科室将继续坚持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大力推动康复医学事业的创新与发展,为更多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康复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