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学术繁荣系列讲座】妇产科科研训练营开讲

时间:2025-11-01   作者:师蕊婷   责编:傅媛馨     来源:     阅读:

为助力临床与科研人员破解SCI论文写作难题、提升发表竞争力,10月30日,我院妇产科科研基础训练营首课成功举办。本次讲座以“SCI论文写作与发表:核心要素与实践路径——理解创新与发现价值”为主题,特邀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韩杰教授主讲,妇产科张婷婷副主任全程参与指导,吸引了全院临床、科研人员及安康市、旬阳市等多地基层医疗机构相关人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学习。

专家引领兼具深度与实践价值

韩杰教授是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人社部高层次留学人才、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首席科学家,长期深耕新污染物检测与治理、环境污染与公众健康领域,主持国家级、省部市级及企业项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8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达20.4。同时,韩杰教授身兼环境领域权威期刊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主编、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编委等重要学术职务,其研究成果曾获陕西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被全球逾50家媒体报道。凭借丰富的论文发表经验与期刊编辑视角,她为参会者带来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操价值的专业分享。

韩杰第一课.jpg

聚焦核心拆解写作与创新关键

讲座中,韩杰教授围绕科研论文的核心目标展开系统讲解,强调科研论文的核心价值在于快速交流新信息,而创新性与结果传达能力是决定论文质量的两大关键。针对当前科研人员普遍面临的“创新点挖掘难、研究结果表达不清”等痛点,她结合具体案例拆解了SCI论文写作的核心逻辑。韩杰教授详细阐释了创新性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基础研究的创新可体现为新机制、新概念、理论进步、首次观察等;应用研究的创新则包括新发明、新技术、技术改进、新方法等。她还分享了实验意外中蕴藏的创新价值: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白川英树在1970年的研究中,因催化剂投加量失误偶然发现导电高分子,这一案例生动诠释了捕捉实验偶然现象、对数据偏差反向思考的重要性。结合自身读博经历,她进一步谈到,曾遇到滤膜材料意外截留分析物雌酮导致的数据偏差,而这类看似棘手的意外,恰恰可能成为新的研究切入点。她以“医工交叉”为例,展示了导电高分子材料在神经接口、脑机接口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为跨学科科研创新提供了思路。张婷婷副主任在互动环节中,针对妇产科科研的特殊性提出实操建议,指出临床病例数据积累、诊疗技术优化等均可成为创新切入点,鼓励基层医疗人员结合工作实际挖掘科研选题,让参会者尤其是基层从业者深受启发。

此外,韩杰教授还介绍了学术出版的概况并分享了期刊订阅与学术追踪的实用技巧,介绍了期刊、数据库的Tableof Contents(TOC)Alert设置步骤,并进行了演示,帮助参会者高效追踪学科前沿动态。

多维参与搭建跨域交流平台

本次活动采用“线下主会场+线上直播”的双轨模式,线下会场设在西安交大二附院门诊住院楼七楼妇产科2病区示教室,线上通过腾讯会议向全网开放。除本院人员外,安康市中医院、旬阳市神河镇卫生院、旬阳市甘溪中心卫院、岚皋县妇计中心、岚皋县城关镇卫生院、岚皋县佐龙镇卫生院等1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积极参与线上学习,搭建起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科研交流的桥梁。参会者纷纷表示,讲座内容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操细节,既解答了论文创新点挖掘、结果呈现等核心困惑,也提供了期刊追踪、跨学科创新的实用方法,张婷婷副主任的补充解读贴合临床科研实际,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实践方向,为今后的科研工作与论文发表提供了重要指导。

据悉,妇产科科研基础训练营将持续推出系列课程,聚焦文献检索、科研选题、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投稿等全流程关键环节,助力临床科研人员全方位提升综合科研能力,为医学科研创新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