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2025年11月22日,由陕西省卫生产业监督协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承办的妇产科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我院大明宫院区成功举办。陕西省妇产科领域知名专家与临床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妇科肿瘤、生殖健康、盆底疾病等多个领域,以专题报告、前沿指南解读、病例研讨等形式展开深度交流,为推动区域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注入了强劲动力。

会议上,陕西省卫生产业监督协会杨盈周会长致辞。他强调妇产科在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肯定了近年来学科技术与诊疗理念的持续升级,并期望专委会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规范化诊疗在基层落地,惠及更多女性患者。

陕西省卫生产业监督协会原会长宋静平书记对大会举办表示关切与支持,助力会议顺利举办。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党变玲致辞时强调,妇产科的发展与“健康中国”战略高度契合,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她结合我院建设与学科规划,对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展望。

陕西省卫生产业监督协会妇产科专委会李牧会长致欢迎辞并主持合影,会议进入学术分享环节。

陕西省人民医院王帆教授以《宫颈癌免疫治疗进展与挑战》为题开场,从宫颈癌免疫治疗的发展历程切入,系统梳理了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重点解析CTLA-4、PD-L1等核心免疫靶点的作用机制与最新证据,并对免疫治疗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局限及未来方向进行了深入阐述,为参会者呈现了宫颈癌免疫治疗的完整图景。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牧教授对《2025 CSCO 子宫内膜癌指南更新及新进展》进行了系统解读,重点梳理了新版本指南在诊疗策略、分层管理及循证依据上的关键变化,并从免疫相关机制切入,说明这些更新背后的科学逻辑。他结合丰富的临床实践,对指南调整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核心内容进行了细致分析,并围绕未来在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中的落地路径提出了前瞻性的见解。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亚利教授同步作《子宫内膜癌放射治疗进展》专题报告。从肿瘤综合管理的角度出发,系统阐述放化疗联合治疗在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定位与证据基础,并结合前沿指南及自身实践,解析恶性肿瘤术后辅助放化疗的决策思路和实施要点。报告同时从不同分期、分级患者的治疗需求切入,对个体化放射治疗方案进行全面解读,并进一步介绍林奇综合征在相关肿瘤中的临床意义,分享基因检测在恶性肿瘤确诊路径中的应用价值。

安康市中医医院高薇炜教授以《紫杉醇在卵巢癌一线化疗中应用的最新进展》为题作专题报告,重点围绕药物治疗的临床实践展开。她介绍了以紫杉醇联合卡铂为主的经典化疗方案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情况,并就紫杉醇在卵巢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从分子机制、前沿指南推荐及典型手术临床病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樊江波教授以《卵巢癌手术热点问题》为题作专题报告,围绕卵巢癌达到R0切除的外科策略及术前新辅助治疗的适应证和评估要点进行了系统阐述。他强调了R0手术在整体治疗中的核心地位,并进一步说明新辅助治疗在高危患者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报告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典型手术案例和病理标本,并就手术切口设计、病灶彻底切除的技术要点等关键问题,与妇科肿瘤领域同道开展了深入讨论。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寅斌教授围绕《妇科恶性肿瘤MDT多学科诊疗模式构建与实践》作专题分享,介绍了以手术、化疗、维持治疗、后线治疗、患者随访及个体化决策为核心的流程化、系统化多学科会诊模式。他强调,应依托多学科平台构建完善的MDT团队,实现科研与临床并重,更好地为患者提供精准诊疗服务。

西安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李冰琳教授围绕《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的保健康复争议与共识》作专题分享。她以流行病学数据为切入,强调建立围绝经期规范化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并就绝经激素治疗(HRT)的用药原则及雌孕激素的给药模式进行了重点解析。同时,对当前临床实践中存在的主要争议及共识意见进行了梳理,为绝经期女性管理提供了清晰的临床路径。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朱虹丽教授以《保妇康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为题作专题报告,围绕保妇康栓在女性生殖道感染与炎症相关疾病中的规范化使用进行了系统解读。她从药物的主要成分与作用机制切入,阐述其在改善宫颈炎、阴道炎及术后局部修复中的应用依据,并结合共识内容重点说明适应证、用法用量及安全性管理等关键要点。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翡教授通过视频形式作《宫颈癌根治术细节思考》专题汇报,重点梳理宫颈癌根治术的关键操作步骤和优化策略,并展示团队腹腔镜根治术的典型手术影像,直观呈现腔镜术野中的重要解剖结构及操作要点,为规范化开展宫颈癌根治术提供了具有实践价值的参考。

西电集团医院张群昌教授以《人工智能与盆底疾病诊疗的融合》为题作专题报告,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盆底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前景。他结合临床实例,展示了3D/4D盆底超声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评估中的价值,并指出AI辅助检测在操作时间和流程简化方面较手动模式具有明显优势。同时,他介绍了电磁、射频等物理治疗手段在个体化方案制定中的应用,为技术与临床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西安市第四医院黄晓春教授解析《DIE(深部浸润型内异症)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她指出,DIE具有范围广、贯穿女性全生命周期、并可能引发身心与社会多维度影响等特点,同时因诊断难度高、解剖浸润深、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手术治疗面临较大挑战。基于此,DIE的管理需要妇产科牵头,联合生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疼痛科、麻醉科、营养科、心理科等多学科协作,通过多维度综合干预实现精准诊疗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桂芹教授分享《常见病产前诊断指征的分析》,围绕遗传性疾病、染色体异常及结构畸形等常见病的主要产前诊断适应证展开讲解。她重点解析高龄妊娠、筛查结果异常、家族史阳性、超声提示可疑结构异常等常见临床场景下的指征判断要点,并结合检测路径说明规范化指征管理在降低出生缺陷风险中的重要意义。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乔谷媛教授分享《超越“正常”与异常:胎儿心脏微小异常的风险分层与精准咨询路径》。她以真实病例引出胎儿心脏“微小异常”在产前咨询中的判断难点,提出将传统的“正常或异常”二分思维,转变为按生理性、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进行分层的“金字塔式”评估模式。同时强调,咨询不仅依赖产前诊断本身,还需联合心外科等多学科力量,并结合孕妇其他可能影响胎儿心血管系统的全身性因素,以实现更安全的母胎管理。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周寒鹰教授带来《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原则》的专题分享。她从PCOS的短期与长期临床表现切入,讲解早期识别与诊断的关键要点,并介绍最新指南中关于超声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卵巢形态与卵泡数评估标准的更新。同时指出,AMH在PCOS诊断中的辅助价值,并结合指南阐述了PCOS整体管理与治疗策略的主要原则。

病例研讨环节以真实临床案例深化诊疗思维。病例一围绕“巨大融合性MOGCT的保育性治疗与母亲角色实现”展开,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顾中亮、张华医师汇报。病例呈现了一例年轻患者在面对巨大融合性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复杂情形下,通过规范的术前评估、精准的保育性手术、系统化的术后治疗及随访管理,最终顺利实现生育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多学科协作下的全程管理理念以及个体化生育力保护策略的临床价值。随后进入专家讨论环节,由咸阳市中心医院姜晓春教授主持,陕西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朱丽红教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于玲教授、交大二附院张寅斌教授、西安市大兴医院黄吕成教授参与讨论。多位专家围绕生育力保存的关键策略展开讨论,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对病例所涉及的全程管理要点进行了延伸分析。

病例二聚焦“绝境中的曙光:MDT引领Ⅳ期子宫内膜癌伴心膈转移实现R0根治”,安康市中医医院高薇炜教授,夏波医生分享诊疗经验,分享该例Ⅳ期伴心膈转移的极高危内膜癌患者的完整诊疗过程。团队详细呈现了从初始评估、进展判断、手术可行性论证,到围手术期管理的全程决策路径,清晰展示了在复杂病灶分布与高风险手术条件下,多学科团队如何共同参与病情研判、风险分层与治疗方案制定,并最终推动患者实现R0根治的全过程。病例介绍结束后,由交大二附院樊江波教授担任讨论组组长,西安市中心医院李冰琳教授、交大二附院王亚利教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李晓琳教授、咸阳市第一医院王蕾教授参与交流。多位专家围。讨论围绕Ⅳ期内膜癌的手术边界判定、新辅助化疗的适用情形以及盆腔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展开,对该病例的诊疗思路进行了进一步延伸与拓展。

病例讨论结束后,专题分享继续。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尉春艳教授带来《乳酸球菌在宫颈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专题报告。她以阴道微生态中的核心菌群——乳酸球菌为切入点,阐述女性生殖道疾病与阴道微生态失衡之间的关联,并进一步介绍乳酸球菌相关制剂在宫颈炎症及宫颈疾病管理中的应用与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慧敏教授分享《中医药治疗及妇科围手术期加速康复中的应用》。她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切入,介绍中医药在妇科手术围术期的协同作用,尤其在肠胀气、肠梗阻、便秘等消化系统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中的应用。通过辨证施治,配合相应方剂或中成药,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其中厚朴排气合剂在预防和改善术后肠麻痹方面表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蔡东阁教授带来《宫腔粘连(IUA)的规范化诊疗与生育结局改善》专题报告,从评估、手术、并发症防控到术后恢复的全流程系统阐述了IUA的规范化管理路径。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吴晓玲教授带来《妊娠合并宫颈癌诊治指南》专题报告,对指南中关于孕期筛查、影像学评估、肿瘤分期以及母胎平衡决策的关键条目进行了系统阐述。她重点解析了不同孕周下保守治疗与终止妊娠之间的选择依据,并结合典型案例说明在保障母胎安全、把握治疗时机方面的实践要点。


主持人风采














最后李牧会长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系统梳理了当日学术交流的主要成果,强调持续深化多学科协作的重要价值,并指出规范化诊疗体系的建设与落实是推动区域妇产科整体水平提升的关键方向。会议在参会专家与学者的积极互动与热烈反响中圆满落幕。